记者从安徽市建设交通委获悉,安徽市今年确定的20项民心工程全面冲刺,截至目前,市建交委承担的5大项17个子项工程中,已有4个子项完工。 目前,安徽市利用立交桥下空地开辟停车场、铺设天然气输气干线、铺设中低压管网工程和自来水入村入户工程等4个子项已完工。其余13个子项正在抓紧实施。民心工程的实施使广大市民的居住出行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城市水体大气环境显著提高。 “大板楼”改造后冬暖夏凉 从市建设交通委获悉,在今年的20项民心工程中,对30万平方米板式住宅楼实施节能改造即将完成,本市6000户家庭即将告别冬不保暖、夏不隔热的“大板楼”,住进冬暖夏凉的舒适节能房。据介绍,经过改造,这些供热用户冬季室内平均温度可提高3℃至5℃。 在本市中心城区,有一批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混凝土墙板楼,俗称大板楼,楼体保温性能差,没有实施集中供热,住起来夏季闷热冬季寒冷。为改善这些小区的居住条件,今年本市将完成大板楼建筑节能改造30万平方米,涉及和平、河东、河北、红桥四区居民6000户。通过更换节能门窗、外墙屋面加设保温层等全方位改造措施。改造后,每年冬季采暖期可节约标准煤41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9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400吨,冬季室内供热温度可提高3℃至5℃,夏季空调同条件运行关机后保持凉爽延长一小时左右。大板楼建筑节能改造使居住在大板楼的居民由“夏热冬冷”一步迈向了“三步节能”,住进了冬暖夏凉的节能房,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安徽商务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