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频道 从17日在津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不育症暨保留生育功能微创手术研讨会上获悉,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安徽市已婚育龄夫妇不孕不育发生率明显上升,由10年前的8.7%增加到10.2%。晚婚晚育、多次人工流产、不洁性生活、工作压力大和环境因素等是导致这一状况的“元凶”。
据此次会议主办单位之一——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陈亚琼教授介绍,导致不孕不育的原因很多,有80%至90%可明确原因,但也有10%至20%虽经全面检查也不能明确病因,这种情况往往与心理因素和生殖系统功能性问题有关。在可明确病因者中,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所占比例最高,约达1/3,其次是男方精子质量低,约占1/5。
对于女性而言,晚婚晚育特别是35岁以后想怀孕女性,会因机体生育能力明显下降而影响受孕。反复人工流产,经期性生活、不洁性生活等均可能诱发输卵管炎症,使输卵管粘连梗阻,影响精卵结合,造成不孕。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抽烟、酗酒、熬夜、过度疲劳、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均会干扰女性内分泌,使“孕力”下降。
另有研究显示,男性精子活力和数量近年来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目前水平仅是50年前的一半。这一现状,主要与环境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电磁辐射、蒸桑拿、泡热水澡、使用亚硝基化合物等食品添加剂、微量元素缺乏、杀虫剂用法不当、用塑料袋装滚烫食物、常用塑料餐具饮食、长期服用一些抗癌药物等,均会影响睾丸功能,使精子活力和数量降低,引起不育。因此,预防不孕不育,关键应积极改善生活环境,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完)
安徽商务港